活躍樂齡志工 生活樂趣多
發佈日期: 2019-04-03
作者: 衛生福利部衛福季刊
在桃園市大溪區,一位80多歲阿嬤在大馬路邊走來走去,神色慌張,附近居民看這位阿嬤似乎是外地人,好像迷路了,就帶她去警察局。
阿嬤很緊張,一進警察局就放聲大哭,講話都講不清楚,問家人名字、家人住哪裡,阿嬤都說不出來,現年67歲在警察局擔任志工的陳秀珠主動上前,安慰阿嬤,希望穩定阿嬤情緒。經過一段時間安撫,阿嬤才說,她從屏東來,原本和大兒子住,這幾天到小兒子住的地方遊玩,小兒子白天在上班,她只是出門走走,結果一出門就迷路,因為太緊張,連小兒子的名字也忘記。
在陳秀珠和警察耐心詢問下,阿嬤終於想起小兒子的名字與一些資訊,警察根據這些資訊,輾轉找到阿嬤兒子,阿嬤終於順利與家人團聚,陳秀珠與警察也鬆了一口氣。
志工生活話題多 增加親子相處樂趣
陳秀珠40多歲就投入志工行列,那時正擔任幼兒園老師。當時的幼兒園園長同時也是鎮民代表,因為成立志工隊關懷獨居榮民而需要人手幫忙,園長便鼓勵她加入志工隊,帶領她們一起為榮民清理家裡,看到榮民高興的表情,陳秀珠感受到當志工的意義與價值,從此展開20多年的志工生涯。
不只在警察局,陳秀珠一星期會有一天在國小擔任晨間交通導護志工,每星期也固定在長照關懷據點服務,當年長長輩上課時,在課堂中給予輔助,有時陪陪長輩們聊天。開朗樂觀、行程滿檔的她,透過做志工結識許多朋友,和孩子相處,聊天話題更是源源不絕。
過去經驗累積 成為充沛資源
從警察局、學校,到圖書館、醫院與政府行政機關,都可以看到像陳秀珠這樣的高齡志工在熱心服務。桃園市政府社會局局長古梓龍舉例,在桃園市,高齡志工的服務範圍很廣,有的人在圖書館、展演中心說故事給小朋友聽,也有人擔任山坡地巡查志工,或擔任環保志工,不少人過去在職場累積大量專業經驗,退休後運用這些經驗繼續服務社會大眾,像勞工權益諮詢志工就是運用自身專業知識幫助民眾解答各項勞工權益相關問題。
72歲戴曉鵬過去在民間知名企業擔任主管,他的管理長才就在志工生涯充分發揮。7年前退休後,原本都以居家生活為主,後來在太太鼓勵下在2017年臺北世界大學運動會舉行期間到楊梅高爾夫球場場館擔任志工,之後桃園機場捷運(以下簡稱桃捷)開始營運,需要召募志工,志工督導一聽到他的資歷就鼓勵他加入桃捷志工隊,身為桃捷志工隊創隊隊員,他不只幫忙訂立志工管理辦法,也負責排所有志工班表。
戴曉鵬說,做志工需要接觸形形色色的人,大家可能觀念不太一樣,因此對於志工工作就要有共識,所有民眾做志工前都要接受基礎訓練及特殊訓練。上訓練課程時,老師就一再強調:志工是在「服務」,「當志工就是要快快樂樂,志工是不求回報的」,當大家有這樣的共識,相處起來摩擦就會減少許多。對他而言,做志工最大好處就是可以接觸外面的世界,與許多人交朋友,生活就會非常充實、愉快。
高齡志工性情穩定 流動率很低
「高齡志工經歷一生歷練,性情多半很穩定,流動率很低,對單位,是一股很大的穩定力量。」古梓龍開玩笑地說,單位正職人員可能因外調、生涯規劃、結婚生子等因素而來來去去,有些時候,高齡志工反而比新來正職人員更了解運作情況。加上年長者對人情世故更為熟捻,更能細膩傳達「人與人之間的關懷,可以用生命影響生命」。
舉例來說,有些社福類高齡志工會參與低收入戶訪視,面對其他高齡弱勢長者,高齡志工就能以同理心、同年齡層話題獲得受助者共鳴,相較於年輕人,這是很大優勢。
截至2018年9月,桃園市單社會福利類志願服務運用單位就有398個,全市不分類別志願服務運用單位則有700多個,全市志工人數約8萬人,高齡志工人數則近2萬人,志工隊不只讓所有志工的向心力更緊密,也可以互相支援、感情變深厚。
古梓龍曾遇到一名84歲高齡志工,65歲退休後就投身志工服務行列,當志工19年,那位志工很熱情地說:「自己還要再做19年志工!」完全不顯老態,古梓龍對這位志工印象非常深刻。
長輩當志工 為後輩樹立典範
有些長輩退休後做志工,他/她的配偶、子女與孫子女也一起做志工,等於三代都在當志工,古梓龍認為,對於後輩,年長者當志工可說是一種典範,「傳承了社會公益價值」。而年長者在參與服務過程也會感覺自己「年紀雖大,還是有用處、被需要」,自我價值受到肯定,搭配大量社交、人際互動,比較不會產生憂鬱、焦慮情緒。
在鼓勵年長長輩擔任志工方面,全臺縣市政府也有許多策略、計畫。以桃園市來說,桃園市政府社會局針對全市宣導,製作桃園市高齡志工紀錄片暨專刊,期待能翻轉「老」的印象,鼓勵年長者擔任志工;針對志工運用單位則推出「高齡志工運用手冊」,向單位分析高齡志工優勢之處,並鼓勵各單位找出哪些工作適合年長者執行、符合年長者需求,這樣就能達到單位、年長者雙贏。
不只如此,桃園市政府社會局也在聯繫會報及公務人員屆退者說明會中,邀請高齡志工現身說法,分享當志工的種種好處,讓民眾了解退休後做志工也是一種生涯選項,吸引屆齡退休者退休後投身志工服務。
扎實專業訓練 幫助服務更到位
志工雖然是服務性質,也需要專業訓練,服務才會到位。而年長長輩因為注意力、體力、視力、聽力等因素,「參與專業訓練是很大挑戰」。古梓龍表示,為因應高齡志工需求,須特別開發訓練教材,如:教材講義需字大、圖多;上課方式也以討論、分享、體驗為主;每堂課50分鐘,時間到就安排休息;除了在2017年舉辦高齡志工研討會,也在2018年辦理高齡志工交流工作坊,邀請相關領域專家、在地實務工作者分享、上課,甚至主動培力高齡志工擔任講師。
年長長輩做志工時,人身安全的保障也是非常重要。古梓龍解釋,不管是哪個領域,在徵選志工時,就會設有基本條件,如:體力、知能、服務心態調整等,需滿足基本條件才可順利加入志工行列。如前述,志工真正開始執行任務前,一定要接受完備教育訓練,才知道遇到狀況要如何處理。志工隊也設有督導、隊長,一遇到困難,督導、隊長就會幫忙解決。像生命線志工接聽電話時,求助者若透露想輕生、自殘意圖,此時專業、扎實的訓練就能幫助志工快速掌握狀況、拯救生命。
古梓龍指出,當志工需要出去外面服務,單位會盡量安排高齡志工與中、壯年、年輕志工協同合作,組成「跨世代團隊」,藉由世代合作,雙方可以互相照應,根據各自所長克服挑戰。此外,對於志工人身安全,衛生福利部於2014年起委託臺灣銀行股份有限公司採購部代辦志工意外團體保險採購案,參加志工均無年齡限制,提供不分年齡層之所有志工「志工意外團體保險」保障,各縣市志工在值勤及往返途中一旦發生意外,就有意外險理賠。
做志工 心態要歸零
不管是古梓龍、高齡志工陳秀珠及戴曉鵬都一致認為,年長者想當志工,首先要有健康的身體,其次,心態要歸零,才能真正享受當志工的樂趣。
衛生福利部近年也將推動高齡志工服務列為施政重點。透過補助運用單位進行服務工作再設計,創造高齡者服務的機會,邀請高齡志工現身說法,翻轉社會對高齡者「老」的想像,在在都致力於塑造一個友善高齡志工的環境。有句話說:「志願服務是創造美好社會的積極力量,也是發揮創意及正向影響力的具體行動。」這股力量是需要中央政府、地方政府、民間組織三方共同努力、持續合作的。未來我們也期待普遍推動高齡志工服務,塑造服務氛圍,讓更多長輩能樂在服務、享受愉悅的銀髮歲月。
*成為快樂志工看這裡*
衛生福利部 志願服務資訊網
*生命的過程透過做志工再度發光*
【相關資源】找教材_銀髮族手冊、海報
【資料來源】衛福季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