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利用平面媒體進行用藥教育
發佈日期: 2009-06-30
作者: 劉采艷
每當發生與健康相關的醫藥新聞,媒體為求平衡報導,多半會在報導新聞事件末,再請專家表達看法,而這位專家多半是個醫生。由於國內藥師曝光率不如醫師,能夠被訪問的藥師相當少數。筆者鼓勵藥師,可以主動投稿至媒體,例如:報紙醫藥版副刊、雜誌、網路部落格等。除可讓民眾獲得更進一步藥物資訊外,也讓藥師的專業知識,有一個健康傳播的平台。
醫療人員的教育養成,是系統性、理論性的。當有醫藥新聞事件發生時,藥師要將他所知道的、複雜難懂的藥品資訊,用簡單易懂且具有新聞張力的表達方式,立即反應出來,需要經驗與技巧。
以下提供筆者在網路部落格、雜誌專欄撰寫醫藥文章之心得:
1. 首先簡要描述新聞事件始末
新聞事件最好是與許多人的生活息息相關,尤其是與家人的健康有關。例如,最近治療過動兒的藥物,被拿來當作應付考試的聰明丸。這個話題是每一個考生或當父母的,很緊張,也很想知道更多的新聞。由於新聞多半是報導這個藥物的副作用,而沒有強調是健康的考生濫用這個藥物,很有可能會造成過動兒父母,不敢再給孩子吃藥。藥師可以強調是“健康的考生”濫用這個藥。
2. 將主題藥品的特殊性與新聞事件的爆破點作連結
如果已經設定好要談論一種藥品,必須先分析這個藥品的好處或壞處,它的特性與讓人高度關注的新聞事件有何關連。例如,王先生長期喝感冒糖漿導致腦中風死亡。如果這時能將感冒糖漿中的甲基麻黃鹼,長期使用會導致血壓上升說明出來,民眾會更想知道,為何甲基麻黃鹼會使血壓上升。當然,感冒糖漿中的有還成分不只一種,但一定要先提與新聞事件相關的那一種。
3. 介紹主題藥品的原廠名稱
每個藥都有國際通用的「學名」、各家藥廠取的「商品名」,還有民眾最熟悉的「中文名」最。原廠藥一旦過專利期,就允許不同藥廠上市學名藥,因此同樣一種學名藥,卻可能有一大堆不同的商品名。例如:Acetaminophen(Panadol®;普拿疼),同樣叫Acetaminophen的學名藥,大概有二百個以上,包括:PanadolR、PanamaxR、ParamolR、ScanolR…..等等。如果不以原廠的「商品名R」與「中文名」呈現,民眾真的無法確定作者所描述的就是Acetaminophen。所以,當一個有責任的醫藥專欄作者,不要怕麻煩,一定要將藥品的學名與最有名氣的原廠商品名、中文藥名介紹大家。
4.介紹主題藥品的藥理機制
有些人不清楚藥品在人體中,產生藥理作用的機制是什麼,也因此,對於錯誤用藥可能發生的後果,並不懼怕。例如:苯重氮基鹽(Benzodiazepine)類安眠鎮定藥,透過和神經細胞的藥物受體結合,抑制神經傳導,而產生中樞神經抑制作用。當藥物受體隨著投藥愈多,數目愈少時,藥物找不到受體可以結合,無法產生相同效果,就會出現一種叫「耐藥性」的反應出來。這時,只能加重藥物劑量,才能達到相同療效,但是毒性卻因劑量變大而更嚴重。所以,將藥品如何產生作用說清楚,將有助於民眾更謹慎用藥。
5.介紹主題藥品的副作用或不良反應
一個藥品會成為新聞焦點,必定是這個藥在當時的時空背景引起民眾的恐慌或渴求,要不就是一堆人不擇手段要搶這個藥,要不就是民眾將藥當成毒品,連碰都不敢碰,導致治療失敗。舉例來說,H1N1的流行期,民眾除了搶口罩之外,也要搶克流感。克流感在一般藥局和診所是買不到的,有些民眾想盡辦法透過高層買這個藥。這個時候,藥師應該以專業的角度,佐以文獻報導,說明服用這個藥可能造成的副作用。警醒民眾不要盲目服用,避免抗藥性過早發生。
另外,在2005年,美國國家衛生研究院發表一篇更年期婦女使用5年雌激素(女性賀爾蒙)的研究報告,報告指出:服用雌激素會導致血拴、中風、癡呆、認知能力損壞。這樣的報導,使得原本在賀爾蒙治療中的婦女突然停藥,而發生不必要的身體不適。這就是民眾缺乏正確使用賀爾蒙的觀念,一味隨著新聞起舞的結果。
6.藥師觀點
最後,將所嗅所聞的醫藥訊息,用藥師的專業觀點,佐以具說服力的文獻報告,給予民眾最重要的提醒。當文章主題是勸導民眾不要輕易吃一種藥時,記得末了一定要提供其他選擇的建議說法。如此才不會使民眾更加困惑,甚至恐慌,這是作家表現職業道德的重要作法。(本文作者:花蓮慈濟醫院藥劑部臨床藥學科主任劉采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