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篩檢訊息


(一)乳癌篩檢:政府補助45以上未滿70歲婦女,及40歲以上至未滿45歲且其二親等以內血親曾患有乳癌之婦女每2年1次乳房x光攝影篩檢費用,請帶健保卡,至乳房X光攝影醫療機構檢查,名單見相關核可醫院名單,若需要更多訊息,請洽各地衛生局(所)。

(二)子宮頸癌篩檢:政府補助30歲以上婦女子宮頸抹片檢查,建議每3年進行1次。

(三)口腔癌篩檢:政府補助30歲以上有嚼檳榔(含已戒)或吸菸習慣之民眾、18歲以上嚼檳榔(含已戒)原住民,每2年1次口腔黏膜檢查,民眾可攜帶健保卡(原住民請多備戶口名簿)至健保特約牙科、耳鼻喉科檢查, 詳細篩檢之醫療資源請洽各地衛生局(所)。

(四)大腸癌篩檢:政府補助50歲以上至未滿75歲民眾每2年1次糞便潛血檢查,民眾可持健保卡至各地健保特約醫療院所檢查,詳情請洽各地衛生局(所)。

篩檢服務由菸品健康福利捐補助

 

核可醫院名單 https://health99.hpa.gov.tw/theme/content/272

乳癌篩檢


  1. 乳房攝影可降低3成乳癌死亡率。
  2. 為一種X光檢查,過程中女性放射師會以壓迫板緊壓乳房, 以獲得清晰的影像,並減少輻射劑量,所以會有疼痛感。
  3. 檢查結果 (1)若無異常,請持續每2年接受1次乳房X光攝影檢查 (2)若有無法確定診斷之變化,需再做其他影像檢查 (3)若有疑似良性變化,請3-6個月進行追蹤內檢查。

子宮頸抹片篩檢


  1. 子宮頸抹片檢查可降低6-9成子宮頸癌死亡率。
  2. 先以擴陰器擴張陰道,再以小木棒或刷子輕輕刮取子宮頸 剝落的細胞,塗抹於玻片和染色後,經顯微鏡觀察是否有 癌前病變或是癌症。
  3. 檢查結果:
    1. 若正常,請持續每3年至少接受1次子宮頸每抹片檢查
    2. 若有意義不明的鱗狀細胞變化,3-6個月內請再做抹片或 HPV檢測
    3. 若有輕度癌前病變,請接受陰道鏡檢查或3-6個月內再做 抹片檢查
    4. 若有重度癌前病變、意義未明的腺體細胞變化,請接受陰 道鏡檢查+切片
    5. 若發現為癌症,請接受切片檢查。

子宮頸癌篩檢簡介


子宮頸癌現況 子宮頸癌為婦女常見的癌症之一,根據104癌症登記及105年死亡統計資料顯示,有1,485人發生子宮頸癌及634人死於子宮頸癌,故子宮頸癌是婦女不可輕忽的疾病。 篩檢政策 研究顯示子宮頸抹片檢查可以降低60%-90%子宮頸癌侵襲癌發生率和死亡率,因此,國民健康署提醒30歲以上婦女每3年至少接受1次子宮頸抹片檢查。

政府補助30歲以上婦女子宮頸抹片篩檢,建議每3年進行1次。可請攜帶健保卡和身份證,至健保特約之醫院診所就診。 危險族群 凡有性經驗的婦女,尤其是早婚、生育子女多、性伴侶較多的婦女,更應特別注意,每三年至少接受一次子宮頸抹片檢查! 子宮頸癌是如何發生的 絕大部分子宮頸癌是經由性行為感染人類乳突病毒所致,感染後多會自行痊癒,僅有少部分持續感染者,會於日後發生子宮頸癌前病變,甚至子宮頸癌。

什麼是人類乳突病毒? 目前已知約有40種人類乳突病毒型會感染肛門及生殖區的皮膚及黏膜,而與子宮頸癌相關的高危險型別約有17種,其中第16、18、52、58等型別為台灣較常見的高危險型別,而引起尖形濕疣(俗稱菜花)的第6、11型屬於低危險型別。 目前尚無藥物可以治療人類乳突病毒感染,但對於子宮頸癌和生殖器疣,可以施以局部治療。

何謂子宮頸抹片檢查? 子宮頸抹片檢查是預防子宮頸癌最好方式。子宮頸抹片檢查過程簡單,大多不會感到疼痛,採檢過程,係將擴陰器置入陰道,再以小木棒或小刷子在子宮頸上,輕輕刮取少量剝落的上皮細胞,塗抹於玻片上,經過染色後,透過顯微鏡檢查是否有可疑性的癌細胞存在。子宮頸抹片檢查之目的即是要找出癌前病變給予適當治療後,從而阻斷癌症的發生。 檢查注意事項檢查前要注意:

  1. 不要沖洗陰道
  2. 避免盆浴
  3. 勿放置塞劑
  4. 前一夜不要有性行為
  5. 避開月經期間。

受檢時,請攜帶健保卡和身份證,至健保特約之醫院診所就診。 後續確診 由於子宮頸抹片是刮取子宮頸上皮細胞,在顯微鏡下觀察是否顯現異常,因此仍須進一步檢查,才能確定診斷和是否需要治療。

大腸癌篩檢介紹


  1. 糞便潛血檢查,可降低2-3成大腸癌死亡率。
  2. 大腸內的腫瘤或息肉,受到糞便摩擦而出血,血液因而附 在糞便表面排出,經採集表面糞便送至檢驗室檢驗,即可 測出是否含血液。
  3. 為避免糞便中血紅素受熱破壞,檢體應放在含保存液之採 便管冷藏保存,並儘速送回檢驗。
  4. 檢查結果:
    1. 若為陰性,請持續每2年接受1次糞便潛血檢查
    2. 檢查結果若為陽性,請接受大腸鏡檢查確診,無法做大腸鏡檢查時,可用鋇劑攝影+乙狀結腸鏡檢查。

口腔癌篩檢介紹


  1. 口腔黏膜檢查可降低4成口腔癌死亡率。
  2. 醫師目視檢查口腔黏膜,看是否有疑似癌前病變或癌症的病灶。
  3. 請戒嚼檳榔、戒菸和戒酒。
  4.  檢查結果:
    1. 若為陰性,請持續每2年接受1次口腔黏膜檢查;
    2. 若為陽性,請至醫院口腔外科或耳鼻喉科確診,並遵照醫囑每3-6個月定期追蹤。

肺癌篩檢簡介


低劑量電腦斷層掃瞄(以下稱LDCT)是胸部電腦斷層檢查的一種,做為肺癌篩檢工具確實有機會早期發現肺癌,特別是用於偵測小於一公分的肺部結節,具有更高的敏感性。同時,根據結節的大小和CT影像的型態特徵,評估良性和惡性的可能性,提供後續臨床處置建議。

誰適合做肺癌篩檢?
國際實證指出,對「重度吸菸族群」進行LDCT篩檢是有效的,相較胸部X光可降低其20%肺癌死亡率;但民眾若不是前述高危險群,還沒有足夠證據顯示篩檢有效。參考台灣肺癌學會、台灣胸腔暨重症加護醫學會及中華民國放射線醫學會聯合訂定之「台灣低劑量電腦斷層肺癌篩檢共識宣言」,指出適合做肺癌篩檢之族群及其建議。

LDCT檢查會有什麼風險嗎?
LDCT檢查可能衍生的風險,提醒以下事項是民眾在決定做篩檢前需要了解的:

  1. 假警訊:美國大型試驗指出,對重度吸菸者進行篩檢,每4人就有1人為陽性,但每100個陽性結果中只有約4人確診為肺癌,高偽陽性恐造成民眾不必要的心理負擔。
  2. 確診侵入性檢查有併發氣胸的風險。
  3. 有造成過度診斷與治療的疑慮。
  4. 長期且持續的LDCT追蹤檢查,會增加輻射暴露的風險。

根據研究階段性結果,國民健康署和學者專家攜手發展出肺癌篩檢決策輔助工具「我需要做低劑量電腦斷層篩檢肺癌嗎?」,透過醫學實證研究,包括篩檢適合的高危險族群、對民眾的好處與風險,並結合自身偏好和價值觀,提供民眾與醫師共同討論的工具,做出最合適的選擇。

幽門桿菌的檢測方式


◎非侵入式檢查檢(測準確度98%)

  1. 呼氣檢查:
    喝下檢查液(含碳十三的尿素),體內有幽門桿菌即可驗出,若有幽門桿菌感染,請接受除菌治療。
  2. 糞便檢查:
    檢查幽門桿菌抗原。
  3. 抽血檢查:
    檢查幽門桿菌抗體。

◎侵入式檢查

胃鏡檢查:透過胃鏡切片進行檢驗